#閱讀心得|02

岸見一郎、古賀史健《被討厭的勇氣》

 

內容摘要📖

 

這個世界很簡單,是因為人把它變複雜了。由「目的論」來解釋人的各種行動,而不是由佛洛伊德的「決定論」。

 

目的論:為了某個目的而行動。

決定論:因為過去......,所以現在......

 

人不是被過去的原因所推動的,而是為了達成某個目的而採取行動。

 

「人是可以改變的」,且人們選擇了自己的生活型態。一直無法改變,是自己「下定決心不要改變」。因為原本的生活(簡稱「舒適圈」)既安逸又舒服,因此大家不想也不願意離開。

 

所謂,缺乏「變得幸福的勇氣」。

 

還有,不行動的話就可以讓自己活在「只要我願意,我也可以」的幻想中,這樣夢想就能永遠存在,不會因為試圖去實現它而破碎。這就是大部分的人都不敢追夢的原因。

 

以下擷取自書中內容P.61

「最單純的目標,也就是該做的事明明就在眼前,卻又要拼命替自己找一堆『不去做的理由』,你不覺得這樣活得很辛苦嗎?夢想成為小說家的他,正是把『自己』的人生變得複雜,讓幸福生活難以實現的實例。」

 

要學會「分離課題」,不介入他人的,也不讓他人介入自己的。從「課題分離」去建立人際關係,到最後達到「可以安身」的這種社會意識(歸屬感)。必須對於「愛、交友、工作」這三個人生任務以橫向關係(人人平等)來正面面對。

 

人跟人相處,不可以稱讚,也不可以責備。對他人評價的字眼全都來自於「縱向關係」,所以我們必須建立「橫向關係」(即,人人平等。)只有當我們覺得自己對某人有用處的時候,才能實際感受到自己的價值。

 

但,那樣的貢獻卻不一定非得是具體可見的,只要主觀上覺得自己有用處,也就是擁有「貢獻感」就可以了。

 

所謂「幸福」,指的就是「貢獻感」。

/

心得💡

 

花了一點時間又把這本書重看了一遍,必須說,隨著年紀增長,看懂的東西會越來越多。這樣算是好事嗎?我也不曉得。(但我也不可能阻止時間前進。)

 

第一看是國中,總覺得有很多地方沒看懂,這次重看心得蠻多的。(甚至認認真真做了一堆筆記!)這本應該會列入我往後每個不同的人生階段裡,會反覆回來回味的書(之一)。

 

 

剛好學期也快開始了,希望可以帶著這些新的思考方式開始自己接下來的生活。書中提到說,懂阿德勒的想法到實踐它,需要現在年齡的一半時間,也就是說,到我完全能夠實踐阿德勒的這套想法,可能要到我30歲了。希望那時的自己是自己喜歡的樣子哪(笑)!

  

2021.08.31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小意Aster 的頭像
    小意Aster

    小意Aster

    小意A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